精品推荐 >>更多
您的位置:广西铜鼓 >> 广西铜鼓文化

铜鼓铸造大师韦启参--广西铜鼓铸造厂韦启参

发布人:广西铜鼓   浏览 6458 次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2日   打印本页
记者费了一番工夫,终于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找到韦启参的铜鼓铸造厂。厂子没有挂牌,大门上只贴了一张象征着祈福的字符,是“叮叮咚咚”的铜鼓声,让记者进一步确认,这里正是“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的隐身之处。
  
  “市群艺馆领导叫我填表,没过多久,就听说我得‘大师证’了。”谈起近日获得“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称号一事,韦启参的“获奖感言”令记者啼笑皆非。2007年,因为河池网网友将南丹“铜鼓王”事件,与周正龙“华南虎”事件相提并论,韦启参与二哥韦启初的名字开始进入众人视野,后来因为几次“献鼓”,兄弟俩名字曝光率越来越高。记者眼前的韦启参身着黑色皮西装,看起来比三年前报纸上的照片显得年轻。他很腼腆,不甚健谈,断断续续的谈话,伴着车间里断断续续的试鼓声,倒也另有一番情趣。
  
  世代打铁完成技术积累
  
  韦启参的经历,跟他的语言一样,有着太多的“不经意”。
  
  韦启参1965年生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上朝社区平治村板才屯,祖父是个铁匠,具体何时从业已不可考,据称在“大炼钢铁”年代,倒也是个当地的著名人物,他的特长是“翻砂铸模”。后来,韦启参的父亲继承了祖父的行当,在“生产队”年代,专门为生产队打制一些农具,收入归生产队所有,有一段时间,曾在上朝冶炼厂任技术员,期间学习了一定的冶金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为韦启参兄弟俩走上铜鼓之路,做了一定的技术积累。
  
  韦启参兄弟俩自小就跟随父亲在铁匠铺里敲敲打打,初中毕业后,成了父亲的左右手,专职干起了铁匠。
  
  上世纪80年代,打制农具市场萎缩,兄弟俩不得不干回祖父的“老本行”——翻砂,铸造农村常用的“锑锅”、铁鼎锅。据说那时生意还不错,也正是这段时间,他们“铸造生涯”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从修补铜盆到铸造铜盆
  
  有一天,村里有个老人来到铁匠铺,叫兄弟俩帮他修补一只古铜盆。这位老人是个“老江湖”,常年走南闯北做点小生意。这只铜盆是老人在贵州一个苗寨里收购来的,因为年代久远,盆底已经漏水,老人想“补漏”,然后卖个好价钱。
  
  兄弟俩在铁匠铺里研究了几天,用尽办法,始终没有办法“补漏”。“当时我们没有熔过铜,一般的铁锅可以熔锑和锡,没有办法熔铜。后来,父亲告诉我们要坩埚来炼铜。”韦启参说,炼出“铜水”后,仍然没有办法修补铜盆,“补好这条缝,那条缝又裂开了。”
  
  兄弟俩彻底没辙之后,开始“突发奇想”——破盆补不了,干脆铸一只新盆给老人得了。老人拿到“新盆”之后,摸着盆沿细致的花纹,赞不绝口,心想“开发市场”,便提出带两兄弟去贵州“游历”,“考察”铜盆,然后铸造出符合当地风格的铜盆去卖。韦启参兄弟欣然同意。
  
  警察无意促成技术改良
  
  韦启参兄弟从上朝出发,跟随老人从贵州荔波“游历”到南丹里湖一带少数民族群居地区,果然见识了不少精美的铜盆。同时,兄弟俩还发现了一个“商机”——在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区,铜鼓的使用率不低于铜盆,而且,铜鼓的价钱也比较高。期间,喜欢广交朋友的韦启参还与南丹里湖的白裤瑶胞黎正军拜了帖子“打老庚”。
  
  回到上朝后,兄弟俩在铸造铜盆时,还琢磨铸造铜鼓。因为技术所限,当初的铜鼓分成5瓣(鼓身4瓣,顶盖1瓣)铸造,然后焊接起来。“这种鼓虽然有个样子,但是不好看,也不好听。”韦启参说,最初的“产品”并未得到“用户”们的认可。
  
  促成铜鼓铸造技术“改良”的,并不是苗胞瑶胞们的需求,而是警察。当时韦启参兄弟俩并不掌握焊接技术,所有“铜片”铸造出来后,都拿到邻村一个电焊工家里进行焊接。当时因为一起案件,警察到焊工家进行调查,无意中发现大量的“铜片”,警察二话不说,直接把“艺术品”当成赃物没收了。事发后,为这些“铜片”投入大量资金和心血的韦启参兄弟欲哭无泪。
  
  “不求人了,我们自己干吧。”韦启参心想,干脆跳过焊接这一环节,直接铸成铜鼓。工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无数次试验后,终于成功了。至今,铜鼓一次铸成技术,尚属韦启参、韦启初兄弟独有,虽有人仿制,却印证了一句广告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精益求精走上产业之路
  
  记者走进厂房时,五六个小伙子正在精心翻砂制模,几瓢通红的铜水倒下去后,在一阵欢呼声中,砂模被打开,一只炒锅大小的铜鼓粗坯赫然在目。虽然是“粗坯”,但鼓上的花纹很细致,筷条头大小的鸟儿,羽毛似乎在迎风飘动。粗坯切去边角后,交到黎荣名手上,由他进行打磨,定音。
  
  据称,这只铜鼓是“非卖品”,是韦启参准备送给“瑶老庚”黎政军的礼物。黎政军近日准备“进新房”,这只铜鼓将是两个“老庚”友谊的见证,将是黎家世代珍藏的宝贝。
  
  黎荣名也不是普通人,而是黎政军的亲弟,真正的白裤瑶胞。“从前我们铸的铜鼓,只有外形,敲起来不好听。”韦启参说,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他干脆把“老庚”的亲弟请来,因为白裤瑶和其他少数民族用的鼓,他都能听得出来,边磨边敲,直到声调合适为止。据了解,所有进入“实用”范畴的铜鼓,都由黎荣名如此“监制”。据称,使用铜鼓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拥有这样声音洪亮精准的铜鼓为荣。
  
  至于非“实用”的“工艺”小鼓,则进入了量产程序,鼓身、顶盖一次铸成后,交由焊工焊接,最后抛光即成。“工艺鼓对声音要求不高,如果采用一次铸成,影响进度。”始终将两手插在裤兜里的韦启参解释道。作为“大师”,在完成模板之后,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由徒弟们打理,如果不是特殊产品,看来很难见到韦启参“亲自”动手了。
  
  记者聊起之前进邕进京的一些“纪录”,韦启参并不以为然。他说,近日他还接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订单,准备铸造两只直径4米的铜鼓,每只铜鼓大约用料30吨。他掐着指头算了一下,得准备30个左右的大型坩埚,每只坩埚能熔化500公斤铜水。在厂外边,铲车铲平了一块空地,这块不起眼的空地,即将见证一个世界纪录的诞生。
  
  目前,车间里生产的大小铜鼓,基本交由南宁贵人缘礼品公司销售。厂子里负责生产铜鼓,另家公司负责生产底座和包装。
  
  “按照目前的产量,每月大概能出两千只铜鼓,现在手头的订单都没有办法完成。”韦启参说,他与二哥韦启初曾打算与环江县政府合作,开办一个铜鼓厂,未果。后来,他与二哥“分家”,到河池城区“另起炉灶”,二哥则仍留在上朝。现在所用的厂房,不久又将拆迁,韦启参不得不面临更多铜鼓制作以外的事情。
  
  与车间一墙之隔,是厨房兼“办公室”,摆放在矮脚餐桌边上的,是一套大大小小共14只精美的“音乐铜鼓”。记者试敲了一下,基本能敲出音阶,但不是很精准。“铸造铜鼓的原料不光是铜,还有锌、锡等,配方不同,音质也不同。”韦启参说,为了铸造出一套完美的“音乐铜鼓”,他还将继续把实验进行下去。原来,这位在记者眼里终日“游手好闲”的大师,心里并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