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 >>更多
您的位置:广西铜鼓 >> 广西铜鼓文化

广西铜鼓文化-广西铜鼓壮家铸造技术典藏版

发布人:广西铜鼓文化   浏览 5744 次   发布时间:2013年4月17日   打印本页

铜鼓是壮族及先民铸铜工艺的代表作。春秋到明清时期,都有铸造和使用。铜鼓最早源与陶釜,个体不大,从素面无纹到有简单的纹饰。汉以后到唐,逐渐向雄浑高大、精美稳重的方向发展。唐以后又逐渐变小。明清以后,这一传统技术就消失了。  
民间传世铜鼓基本上都是麻江型,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断使用,如今破损已经十分严重。广西的白裤瑶族在丧葬的仪式中都要敲铜鼓,据南丹里湖生态博物馆课题组的调查,在所参加的六次丧葬仪式所观察到的约100余面铜鼓中,近一半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蛮降寨一陆姓人家收藏有5面铜鼓分别叫米水、米漏、米土、米麦、米姐(音译)。鼓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痕,没有一面是完好的。那坡县彝族在跳弓节所用的两面铜鼓,破损相当严重。  
铜鼓如果继续这样使用下去,这些破损的铜鼓用不了几年了。
一、据研究,铜鼓的年代最晚到清代中晚期,也就是说,我国民间铸造铜鼓活动在清代以后就己经停止,铸造技术也随之失传。198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合作,对八大类型92面铜鼓取样,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金相检验的方法,对这些铜鼓的合金成分及金属材质进行分析。同时对每面铜鼓的体形大小、器壁厚薄、鼓高与鼓身最大径的比值等进行精确的测量。①他们分析、测量的数据公布之后,被研究这一领域的许多学者所采用。同时,一些学者根据古代铜鼓在铸造时在铜鼓表面遗留的痕迹,分析了铸造工艺,认为制范面的泥料是经过研磨、筛选或淘洗的细泥配制成的;大多数铜鼓暴露有芯垫.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等采用方形芯垫;冷水冲型、北流型和灵山型鼓的绝大多数,鼓身两侧各有一条合范缝;北流型、灵山型.大多数冷水冲型浇口设在鼓侧的范缝上,缝隙式浇注,使青铜台金熔液沿着铸型自下而上通过缝隙浇口由两面注人型腔,液流乎稳,充填迅速;根据对铜鼓镶嵌痕迹的分析,可知铜鼓的立体蛙饰和其他饰物以及一部分鼓耳应是失蜡法铸造的。这些装饰与鼓身的结合,应是用多块范组台的浑铸法,使它铸接到鼓体上去的。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得知古代铸造铜鼓的方法有:
(一)、泥型合范法,其工序主要有如下几道:  
1、制模型  首先用木料做成一个鼓形木模 作为范芯骨架,然后敷以掺有谷壳的粗泥料作范芯的底层,再敷上掺有草灰、牛粪的细泥料作表层,使表面光滑并且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最后,捏塑四个实心耳安在耳的部位。  
2、翻外范  先在泥模型鼓表面涂以牛油,防止粘连,然后分块(面范一块、身范二块或面范一块、身范四块)敷以细泥料和掺加草盘、麻丝等的粗泥料,形成外范,在外范上按设计留好浇口,拆开外范后在范面刻印花纹。  
3、做芯范(内模)   鼓芯范是由泥模型鼓减薄而成,其做法是在泥模型鼓周身嵌人一定数量的铜芯垫,然后按芯垫印痕厚度刮去一层泥料,并磨光即成。  
4、合范  第一种是鼓面向上的台范;第二种是足沿向上的合范.合范后,用泥把各条范缝封严,并以绳索把整个范绑扎紧,经低温烘烤,使泥范中的水分蒸发,干透硬化。  
5、浇注  先将鼓范烘烤预热,达600C0左右,然后从鼓面中央或足沿的浇口杯内注人台金熔液,使之进人型腔。  
6、拆范及整理  浇注之后,拆开外范,取出内范.锯凿掉浇冒口,清除内外壁上的泥料,修饰花纺及立体装饰物,使铜鼓表面光滑,花纹清晰。  
7、定音  铜鼓作为乐器,对音响有一定要求,必须请专门鼓师进行调音,调音台格后,则可以使用了。 

 

(二)、矢蜡法,其工序是:
1、做芯范  先做一木模型鼓为底衬,敷以粗细两层泥料,用刮板做成芯范。  
2、做蜡模  首先在芯范上敷蜡并按设计厚度均匀地刮平,然后在蜡面上制花,形成与铜鼓一样的蜡模型鼓。  
3、制外范  把细泥敷在蜡模上做外范,各块都要均匀填实,以保证铸型轮廓和花纹的清晰,又在细泥外敷上一层粗泥料以增加强度.制范时注意在鼓面中心太阳光体处留出浇口,在蛙的眼位穿出气孔,在足沿留出蜡口,使外范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完整铸范。  
4、化蜡  用小火烘烤化蜡,蜡从足沿出蜡口流出后空出型腔,选就是浇铸鼓体的空间.  
5、浇注、拆范和修整  与泥型合范法基本相同,不过拆范时要特别小心留意,以免损伤了立体造型装饰.拆范修整后便竣工了。  

 

据一些学者判断,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及部分石寨山型等体形较大的铜鼓可能采用了蜡模泥范法.它采用了泥型合范与失蜡法两者的优点.其工序与失蜡法大体相同.也是先做芯范,然后做蜡模,但不同的是不在蜡面上刻印花纹,而是在泥制外芯上压印花纹。②一些专业的研究部门进行了铜鼓的复制和仿制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就将之运用于具体的铸造实验,结果铸出了一批麻江型铜鼓。1998年,该研究所李延祥博士对一些铜鼓作了调音之后,将其中的四面寄至广西河池市文物管理站,委托文物管理站将这些铜鼓携至乡下,和民间传世铜鼓进行比较,以检验其质量。文物管理站将这几面铜鼓拿到东兰民间,也拿到河池市的铜鼓山歌艺术节,经过群众一年多的使用,他们对这些新铸铜鼓作出如下评价:外观与传世铜鼓大致相同。鼓壁太厚。与同尺寸的传世铜鼓相比,新铜鼓的重量要超过7公斤以上。声音传不远。与传世铜鼓一道使用时,在鼓旁边可以听到新铜鼓的声音,但稍一走远就只听到老铜鼓声,听不到新铜鼓的声音。声音余音不长,平均要比传世铜鼓短十二、三秒。  

 

上述几个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鼓壁太厚,其它不足皆因此而产生。但是,要将鼓壁降至传世铜鼓的厚度,就必须在铸造时将内外范之间的间隙减小,但这一来又会增加浇铸中所产生的气隔,给浇铸带来极大困难。2004年,该研究所又铸造出两面麻江型铜鼓,但壁厚依然如故,且声音反不如第一批铜鼓,说明这一问题确实是一大难题。  

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最长、投入人力、资金最多的,是广西民族学院。1995年,广西民族学院万辅彬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上海博物馆用陶瓷型模试铸出一面麻江型铜鼓,但不是很成功。之后,他们在广西民族学院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铜鼓铸造实验室,继续开展麻江型铜鼓铸造试验。在后来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及人力,先后铸造了十几次,但仅铸出两面铜鼓,没有完全取得成功。  

 

上述铜鼓铸造试验,所运用的技术、方法,都是现代的,工人的技术也很不错,但铜鼓铸造的难题始终无法克服。但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铜鼓的复制和仿制是一个比较热门的工作,浙江、江西等一些乐器厂、工艺品制造厂也相继做过铜鼓的铸造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只是停留在学术研究和一般工艺品的层面,没有得到使用铜鼓的民族的认可。


希望铜鼓工艺和广西铜鼓文化都能世代传承下去。